榆中縣遭遇山洪災害后,榆中縣檢察院全體干警聞令而動,在安置點、受災村社筑起一道道“檢察防線”,用實際行動詮釋“人民檢察為人民”的錚錚誓言。
“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工作要求。”這是榆中縣檢察院檢察長戚福成在救災一線說得最多的話。連日來,他的身影穿梭在各個受災點。
從清晨到深夜,戚福成腳步不停,他一邊統籌協調各項救災任務,一邊與干警們并肩作戰。“看到檢察長和我們一起干,大家渾身都有勁兒。”年輕干警們說。在他的帶動下,全院干警擰成一股繩,形成了搶險救災的強大合力。
8月11日,榆中縣檢察院接到緊急任務,前往馬蓮灘二社開展入戶排查。檢察干警在走訪中發現,一戶村民家中一百余只羊因主人轉移而無人照料。帶隊的榆中縣檢察院副檢察長鄭永喆立刻聯系了羊倌丁大爺。不久之后,見到匆匆趕來的丁大爺,鄭永喆輕聲安撫:“大爺,您放心,我們陪您回去。”
抵達羊圈時,一百余只羊正焦躁地在欄內打轉,檢察干警立刻挽起袖子,幫著丁大爺拌草料,直到羊群安穩進食,老人才長舒一口氣,眼里泛起淚光:“你們讓我心里的大石頭落了地!”
山洪退去的南坡灣村二社,被一層厚厚的淤泥和垃圾覆蓋。剛完成入戶摸排任務的檢察干警們,來不及擦去額頭的汗水,又扛起鐵鍬、拿起掃帚,自發投入清淤戰斗。正午的太陽炙烤著大地,干警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淤泥里,每揮動一次鐵鍬都要使出全身力氣,汗水順著臉頰滑落,在下巴匯成水珠滴進淤泥。陽光下,干警們奮力揮鍬的身影讓災后的重建更多了一份盼頭。
“家里的房子裂縫大不大?糧食夠吃嗎?”在南坡灣二社,檢察干警們挨家挨戶走訪,手里的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。完成首輪摸排任務后,他們又接到新指令:立刻轉戰馬蓮灘村,開展更細致的排查。
每到一戶,干警們都耐心詢問房屋損壞程度、財產損失情況,認真記錄群眾的困難和訴求。“我的30畝菜花現在賣不出去,可咋辦?”一位村民焦急地說。干警們立刻將情況記下,并表示會協調相關部門評估損失,爭取政策支持。
走訪中,干警們還當起了政策宣傳員,向群眾講解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的最新政策。“政府會幫我們修房子嗎?”“農作物受災有補貼嗎?”面對一個個疑問,干警們都一一耐心解答,鼓勵大家樹立信心:“我們齊心協力,一定把家重新建起來!”
在馬蓮灘村安置點,干警們和老鄉們圍坐在一起,拉家常、問冷暖。“你們就像自家孩子一樣,比親人還親。”一位老人的話,道出了群眾的心聲。
洪水無情,檢察有愛。在這場與洪災的較量中,榆中縣人民檢察院的干警們用擔當詮釋忠誠,用行動踐行使命。閃耀的檢徽下,是他們為群眾遮風擋雨的身影,泥濘的道路上是他們踐行初心的足跡。他們用汗水和堅守證明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檢察干警的身影,哪里有困難,哪里就有檢徽在閃耀。(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