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“我是小八路,磨煉不怕苦,英雄出少年,立志展宏圖!”近日,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酒泉路舊址門前廣場上,43名身著統一服裝的小學員高舉右拳,用鏗鏘有力的誓言劃破清晨的寧靜。他們是“紅星閃閃耀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”活動的參與者,在為期3天的“紅星閃閃耀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——2025年暑期青少年紅色文化體驗暨小講解員培訓活動”中,孩子們齊聚于此,在紅色歷史的浸潤中,完成了一場特殊的“成長蛻變”。
作為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的品牌活動,“紅星閃閃耀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”已連續舉辦7年。7年來,它像一座橋梁,讓青少年與革命歷史隔空對話——軍事訓練中錘煉意志,紅色情景劇里觸摸歷史,劇本游戲中解鎖故事,展廳講解時傳遞精神。在這里,學習不再是枯燥的文字,而是“做中學、學中悟”的鮮活體驗,紅色基因就在這一次次互動中,悄悄融入少年們的血脈。
“麻繩細細纏,情意藏其間”,“打草鞋”手工課永遠是最受歡迎的環節。孩子們圍坐在一起,在講解員的手把手指導下,笨拙地穿繩、打結,看著粗糙的稻草在手中漸漸變成一雙雙簡陋卻厚重的草鞋。
“原來紅軍戰士就是穿著這樣的鞋,翻雪山、過草地!”有孩子輕聲感嘆。
當指尖觸碰到堅硬的繩結,孩子們仿佛瞬間讀懂了“腳穿草鞋跟黨走,刀山火海不回頭!钡母锩狼椋浑p雙草鞋里,藏著的是理想,是勇氣,更是代代相傳的家國情懷。
東郊小學的魏子翔說:“以前只在課本上見過草鞋,親手做了才明白,它承載的是革命先輩的信念。我是少先隊員,更要好好學習,做新時代的‘小戰士’!
最讓人動容的,是紅色情景劇《紅色驛站》的演出。在八路軍蘭州辦事處小院里,孩子們換上八路軍服、中山裝、旗袍、大褂,瞬間“穿越”到1938年。
古香古色的院落里,他們化身當年的辦事員、進步青年、愛國商人,生動演繹著黨代表謝覺哉領導下的抗日故事——或是緊張地轉運蘇聯援華物資,或是慷慨激昂地發動群眾抗日,或是燈下起草救亡文稿。一顰一笑間,歷史不再遙遠,那些曾在書本上看到的“抗日救亡”,變成了可觸可感的真實場景。
要成為合格的小講解員,“好聲音”是必備技能。在紀念館優秀講解員付蕓帶來的《語言藝術與發聲技巧》課上,孩子們秒變“小小播音員”。
從氣息控制的“腹式呼吸法”,到口部操里的“舌頭繞圈”,再到繞口令的“唇齒交鋒”,課堂上滿是“八百標兵奔北坡”的清脆童聲。最后,當孩子們聲情并茂地朗誦起紅色文稿,那些曾讓他們犯怵的理論知識,早已化作字里行間的情感力量。
“什么是好的講解?”魏麗彬講解員拋出的問題,讓課堂瞬間安靜。帶著這個思考,孩子們走進《講解禮儀與講解技巧》的課堂:站姿要如松挺拔,手勢要自然得體,講解時要眼里有光、心中有故事。魏麗彬逐一刻畫孩子們的站姿,糾正他們的語調,當大家拿著文稿在展廳里試著講解時,稚嫩的聲音里已有了幾分專業范兒。
廣場上的軍事訓練同樣熱血沸騰。站軍姿時,汗水順著臉頰滑落;走隊列時,步伐從參差不齊到整齊劃一。此刻,那句“我是小八路,磨煉不怕苦”的宣誓再次響起,少年們的眼神里,多了份軍人般的堅毅。
結業儀式上的匯報講解環節,孩子們展示了學習成果。他們將3天里習得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,繪聲繪色地講述著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,解讀著一件件革命文物背后的動人故事。他們的語言準確生動,動作規范標準,儼然已是合格的“小小講解員”。
隨后,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負責人專門為孩子們頒發了“小志愿者證書”,肯定了他們的培訓成果,勉勵大家好好學習,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。
“3天的時光短暫卻厚重。當孩子們帶著親手做的草鞋、小志愿者證書離開時,紅色的種子已在心中生根!卑寺奋娞m州辦事處紀念館宣教辦主任潘潔感慨地說:“這場活動,不僅讓青少年讀懂了歷史,更讓他們明白,傳承紅色基因,就是要做新時代的追光者,讓理想的光芒,永遠閃耀!保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通訊員 潘潔 王佳賢 馬小賢 文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