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蘭州新區新安社區與各方合力解決了雨季路面積水問題。這是蘭州新區各社區以民生“小切口”破解治理“大難題”,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具體實踐。
近期,隨著降雨增多,新安社區部分路段路面形成積水,不僅阻斷出行路,更暗藏安全隱患,居民反應強烈。得知這一情況后,新安社區聯合瑞嶺物業,組建專項工作組,現場進行勘測,設計疏水方案。
經過精準排查,排水管道老化、路面坡度不合理等問題被一一“鎖定”,一套包含管道更換、坡度改造、新增排水口的方案隨之落地。施工期間,社區與物業全程跟進監督,還通過公告欄、居民微信群實時通報進展情況,透明化的操作打消了居民顧慮,贏得廣泛支持。
如今,再遇強降雨,新安社區路面積水問題不復存在,居民出行順暢安心。
“路好走了,心里也亮堂了,社區把實事辦到了我們心坎上!”居民的稱贊,是對社區工作最好的褒獎。
新安社區的變化,只是蘭州新區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一個縮影。
放眼新區,以“小實事”暖“大民生”的實踐正遍地開花:吉利家園社區聚焦居民充電難、充電險問題,聯合物業建成智慧充電站,充電樁有序排列、掃碼即充,既解決了電動車飛線充電的安全隱患,又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務;保稅區社區針對國源農貿市場臟亂差頑疾,聯合執法隊、物業開展專項整治,建立“日常巡查+定期考核”長效機制,從集中整治延伸為常態化守護;經緯印象社區則攻堅“雨污合流”問題,在管道改造中創新施工管理模式,同步優化小區停車空間,不僅解決了污水橫流的問題,還改善了小區環境,實現治污與便民雙贏。
這些看似微小的民生案例是蘭州新區推動治理重心下移、力量下沉、資源下沉,讓問題在一線發現、民意在一線傾聽、智慧在一線匯聚、難題在一線解決的生動寫照。
通過機制創新,當地將社區、物業、居民、社會力量等多元主體擰成一股繩,變被動響應為主動作為,變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。這種以民生需求為導向、以群眾參與為核心的治理模式,不僅解決了一個個具體的民生難題,更凝聚了社區共識、筑牢了信任基石,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。( 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魏曉倩)